育达科技大学 广亚艺术中心

自然釉 釉母—林瑞华与神山清子高温柴烧陶艺双个展

  • 2025-09-19
  • 广亚艺术中心


文明的折返点:自然釉与釉母的启示
自人类开始制陶,至今已历经两万年,在这段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人类透过陶的发明,开启了改变物质、改变生活的文明新纪元:新石器时代 。三千多年前,中国最先改良了窑炉结构与陶土成分,发现了高岭土,并烧制出原始青瓷,接续发展出青瓷文化,成为文明的重要领航者。
人类自此踏上了寻找新物质、研发新产品、分解与合成物质的文明之路。
1975年,日本陶艺家神山清子重新回到人类制陶的起点「自然釉」。她不以釉药为主,而是探索土、柴、火三者在高温中自然生成的釉色变化,重新赋予「原始青瓷」新的当代表现。她以当代陶艺家的身分,走进中国古人早已舍弃的技术领域,从自然中寻找创作的根源。
2003年,台湾陶艺家林瑞华发表「十彩窑汗」,进一步走入比原始青瓷更前线的火膛。他深入火与土交会的极限温度,探索物质与色彩的极致变化。2012年,林瑞华发表「釉母」,突破火膛极限,跳脱传统釉药逻辑,以大地为导师、以自然矿物为语言,创造出全新结晶的矿物质感——彷彿玉石一般的自然之釉,成为陶艺发展中的崭新可能。
这两位创作者所走之路,几乎与当代文明背道而驰。他们选择放弃科技所提供的便捷,以手工探索自然的语言。他们的创作之路寂寞、孤绝,却蕴藏着面对黑夜与火焰的深刻智慧。他们提醒我们,在工业文明造成的空气污染、地质破坏与气候危机的此刻,人类是否还有其他可能?
神山清子以自然釉震撼世界陶艺界,提醒人类重新思考物质与自然的关系。林瑞华以「釉母」开启陶艺的未来视野,证明我们无需过度采矿与精炼白瓷土,也能展现矿土原有的色彩之美;无需依赖浓缩的金属氧化物釉药,也能从土与火的结合中,烧出自然凝结的釉彩;我们可以使用可循环的自然能源,创造对人类真正有用的器物。
这不仅是陶艺的探索,更是一条新文明与不断反思的精神结晶。
陶艺,向来承载着人类对美感与实用的双重追求;而今,它也承载着人类对自然与未来的责任。在这个文明的折返点上,愿这场展览成为我们反思文明与自然关系的启示录,并由此踏出新一步——创造一种更贴近土地、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。